革命记忆

邓恩铭—永不熄灭的革命初心

  • 时间:2024-10-17
  • 作者:
  • 阅读:

10.1.4邓恩铭—永不熄灭的革命初心

1.1恰同学少年志在苍生

1.1.1求学之路

(一)离乡探寻救国真理

在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槐荫广场,有一座青松翠柏环绕的“四五”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正面端刻着原国家副主席王震的题词——“宁死不屈 浩气长存”,背面镌刻着22位革命烈士的名字。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邓恩铭。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邓恩铭,字仲尧,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水浦村一户水族家庭。邓恩铭自幼聪颖,深得祖父母喜爱,被唤作“老乖”。4岁时,他随父母搬到荔波县城,在城门边的古榕树下度过童年。父母开药铺、磨豆腐,邓恩铭入私塾、读高小,跟祖母学唱民歌。他6岁入私塾,10岁进入荔波县模范两等小学堂读书。新式学堂的教育使邓恩铭受到了思想上的启蒙,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更是激起少年时期的他对封建统治的愤恨。于是,他毅然决定,告别家乡,到更广阔的天地探寻救国真理。

(二)离乡路上的曲折

贵州的高山没能隔绝地方军阀的压迫,也挡不住民主共和的风潮。受到留日归来的老师高煌影响,邓恩铭接受了先进思想,他走上街头,一把火烧掉自己用过的日货。

1917年,邓恩铭离家远赴山东,投奔在那里当官的堂叔黄泽沛。不通公路,邓恩铭只能步行到600多公里外的广西梧州,转内河小轮经广州到香港,再换乘海轮一路北上,直抵山东青州县城。离乡之际,他吟诗作别:“君问归期未有期,回首乡关甚依依。春雷一声震天地,捷报频传是归期。”

1.1.2探求民生之路

(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邓恩铭到达山东济南后第二年,邓恩铭考取了山东省立一中。同年9月,中国驻日公使章宗祥拜访日本内阁谋士,以筹措军费为目的要求日本再借款4000万日元,日本方面则提出了胶济铁路巡警队本部及枢要车站、巡警养成所内应聘用日本人等要求。

章宗祥复文:“中国政府对日本之提议,欣然同意。”列强环伺,危在旦夕,社会动荡,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邓恩铭忧虑愤懑,更迫切地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也正是在济南,邓恩铭接触到《新青年》等革新文学作品,开始真正接触新思想新文化,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

(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在山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成立的“山东学生外交后援会”中,众多学生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积极奔走宣传,邓恩铭是当中的活跃分子。在奔走呼号的过程中,邓恩铭结识了王尽美等一批爱国志士,以“齐鲁书社”为依托,联络各界知识分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读物。

齐鲁书社是邓恩铭补充革命知识的地方,也见证了邓恩铭思想的进一步成熟,让他从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民族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雏形的革命者。邓恩铭尤其关注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并建议《通俗日报》要多描述劳动者的真实生活状态,这也是他共产主义思想的真实反映。

邓恩铭和王尽美、王志坚等人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影响和帮助下,发起组织了“康米尼斯特(即共产主义)学会”,并参考北京少年中国会和天津觉悟社,组织成立了“励新学会”这一青年学生进步社团。

《励新》半月刊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时机成熟后,邓恩铭还发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在研究会上,《共产党宣言》《列宁传》《共产党的计划》等一系列书籍供大家查阅,邓恩铭等人通过组织学习、读书交流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革命,民族解放的队伍日益壮大。

1.2革命决心放胆尝

1.2.1成为年纪最小和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一)积极呼吁更多人加入革命

邓恩铭在运动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非凡的组织能力,受到大家的拥护,被推选为山东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兼出版部部长,成为济南市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陈独秀函约王乐平在济南建立共产党组织。王乐平推荐王尽美、邓恩铭与上海党组织联系,筹建济南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邓恩铭等人依托“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进一步成立了“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的早期组织,邓恩铭等人还联系报社出版《劳动周刊》,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活动如火如荼,不久大槐树机厂工人俱乐部也宣布成立,山东省第一个工会组织就此诞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工人运动成效显著。

邓恩铭还在报刊上发表了《灾民的我见》和《济南女校概况》等文章,呼吁更多的人参与革命活动。

正如邓恩铭在文章中所说,“就是因为一般军阀、官僚、政客、资本家横征暴敛、穷奢极欲,才有灾民”。“拯救将来的办法”,是灾民“要有彻底的觉悟”。“要知道,若是再不设法子来对付他们这一帮豺狼似的军阀、官僚、政客、资本家,以后就没有我们苦人过的日子了!”

(二)成为中共一大代表之一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邓恩铭被推荐作为济南代表与会,成为一大代表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1922年初,邓恩铭作为山东共产党组织的代表又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回国后,他经常与党员、工人谈论苏俄人民的革命事迹。

1.2.2义无反顾投入工人运动中

(一)远赴青岛开展工作

1923年春,受中共济南地方支部委派,邓恩铭赴青岛开展工作。五四运动因胶州湾而起,五四运动后青岛更为国内外所瞩目。邓恩铭深知,在这里建立党、团组织,开展工人运动,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不但会遭到封建军阀的压制,而且面临着帝国主义的强烈干涉,但他没有退缩。邓恩铭以《胶澳日报》为阵地,利用自己身为记者的优势条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建立无产阶级国家的情况。

(二)致力于山东工人运动

邓恩铭在发展党组织的同时,也一直致力于山东的工人运动。早在1922年3月,邓恩铭受山东党组织委派,曾到淄博矿区开展工人运动。在淄博市淄川区,邓恩铭经常深入矿区,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经过艰苦努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许多工人开始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我们工人是值得被尊重的,也是很有能力的。

(图片来源:个人图书馆)

1.3以实际行动为人民

1.3.1筹建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一)省吃俭用建立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1923年,邓恩铭受党委派去青岛开展党的创建工作,根据党中央会议“山东党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工人运动”的要求,筹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岛支部,这也是青岛第一个共产党组织。

在创建途中,“他们每天至多不过赚三毛五分钱,仅仅够吃,所以一切最低的必要费用如住房子、剃头等,还得从每日极力节省下来,至于想添些衣服鞋袜那简直是不可能。”

青岛工人的情况让邓恩铭十分担忧,他加紧筹备,建立了青岛第一个工会组织,并在时机成熟后,发动组织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四方机厂工人大罢工、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等运动。同时他还在东镇小学担任教员并兼任《胶澳日报》编辑,以其身份作掩护,在学校、工厂、海港码头等地筹建早期党团组织,利用报刊杂志尽一切可能宣传马克思主义。

(图片来源:海报新闻)

(二)不畏强权,革命理想坚定

邓恩铭同志在青岛工作期间给中央的31封信中,提到经济问题的有18封,明确提出要求增加经费、速寄经费的就有12封,由此可见他在经济上的窘况,而且因为经费和人手的限制,青岛的工作只能由他一个人独立开展,可以说是饿着肚子孤军奋战闹革命。

当然更严重的还有当地恶劣的政治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威胁,因为频繁和工人运动中的积极分子接触,他已经被当地的军警部门盯上了。但是在诸事艰难的情况下,邓恩铭依然说“青岛好似一片干净的腴土”“四方极有希望”“工方正在顺利时代,不能撇弃”,可见其革命理想之坚定,革命意志之坚决。

1.3.2推动青岛工人起义高潮

(一)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

在青岛工作期间,邓恩铭经常身着短裤短褂,打扮成工人模样,深入工厂车间、铁路车站和职工家庭,启发工人觉悟,建立工会组织,领导工人进行斗争。在邓恩铭等人的领导下,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工会领导工人举行大罢工。青岛纱厂工人第一次大罢工运动,邓恩铭起草的大康纱厂全体工人《泣告书》中,真实揭露日本厂主对工人的剥削压榨,控诉工人受到诸多不公正对待及人格辱骂等遭遇,激起社会各界人士愤慨与爱国之情,大罢工坚持了22天,迫使日本厂主签字同意包括改善工人待遇、不殴打辱骂工人等9项复工条件,威震千里胶济线,迫使铁路局答应了工人的部分要求。同时,四方机车厂工人也举行同盟大罢工,历时9天,最终取得了胜利。

同年4月,邓恩铭又组织领导了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为主的工人运动,历时3个多月,形成了青岛历史上震惊中外的第一次罢工高潮。

(图片来源:齐鲁壹点)

(二)拒绝家里安排安稳生活

1925年夏,邓恩铭从青岛调往济南担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统筹山东的工农运动和统一战线工作。邓恩铭的叔父与家人发现其参加革命活动后,惊惧之下劝他停止革命活动,并在家乡给他定了亲让他回去过平静安稳地生活。

邓恩铭体会亲人的苦心,但身以许国,既已握紧革命的火炬,怎可轻易放弃,“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故有负双亲之期望,但所志既如此,亦无可如何”。“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是其对亲人的回应,也是其心迹的印证。

1.4身已许国不负人民

(一)生活俭朴舍身为民

1925年11月,山东地方委员会机关被敌人破坏,邓恩铭被捕入狱,在狱中染上肺结核,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得以保外就医,老父亲苦苦相劝:“病好后少出去乱跑,不要再弄出不幸的事来,叫全家担惊受怕。”病情稍好后,邓恩铭还是瞒着家人,悄悄离开了黄公馆。

第二年6月,他又再次秘密回到青岛,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这时,青岛的党组织遭到很大破坏,急需恢复和整顿。他不顾病痛,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迅速恢复了青岛的党组织。

1927年,邓恩铭还参与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并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介绍山东工农运动。在担任书记期间,邓恩铭生活清贫,每月所发的生活费也多被他用来接济生活更为困难的同志,个人生活极其简朴。

(二)被叛徒出卖被捕入狱

邓恩铭舍弃前程、舍弃家财、舍弃孝道,一心只为革命,可革命的队伍中竟有蛀虫。

1927至1928年,山东省委组织部部长王复元伙同王用章贪污党的活动经费数千元,受到邓恩铭严肃批评,并被开除出党。警觉的邓恩铭随即通知与王复元熟悉的党内同志离开济南,却依然没能阻止叛徒的叛变与出卖。

(三)三次被捕入狱,进行二次越狱

1929年1月19日,邓恩铭再次不幸被捕,这是他第三次入狱,但他毫不畏惧,从入狱那天起,就担负起组织狱友进行斗争的重任。邓恩铭把狱中党员和难友们组织起来,互相帮助,同舟共济,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大家坚持狱中斗争。

邓恩铭通过组织绝食斗争,改善了难友们的生活条件和政治待遇。不仅如此,他还组织了两次越狱行动。第一次越狱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狱友分散,消息传播不便,最终只有一人成功逃离。在第二次越狱的准备过程中,邓恩铭精心筹划,从开始的动员工作到出狱后的路费问题,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制定了较为周密的应变措施。7月21日晚,邓恩铭等人越狱成功,可惜的是,由于长期的监禁和酷刑,大部分人身体孱弱,加上道路生疏,刚逃出监狱不久,邓恩铭等10余人就又被捕回。

在邓恩铭故居陈列馆里,一份1929年7月25日的《民国日报》记录了这段历史:“21日,放风之际,甫开看守所之门,有共犯五六人,乘着守人不备,暗取石灰,猛向三看守人眼部撒去,将其枪支夺去,并用刺刀扎伤二人。该所所长朱子厚竭力阻拦,亦被其刺伤。法院门警恐其逃逸,将院门铁栏槛关闭,该犯等均纷爬铁栏。”不幸的是,因受伤体弱,邓恩铭等人逃出后又被抓回。

1930年,军阀韩复榘开始统治山东,白色恐怖笼罩全省。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狱中的邓恩铭等人面临的情况更加严峻。

滕尧珍前往探监,只见大哥全身戴着脚镣手铐,脸上印着皮鞭抽打的深深伤痕,但他仍很有精神:“尧珍,不要难过,你回去向家里人讲,不要为我难过,我没有罪的,不久就会出来。”

这一次,他的乐观没能带来好消息。

(四)英勇就义

1931年4月5日凌晨6时,邓恩铭等22名同志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英勇就义。

刚满30岁的邓恩铭,遗作仍慷慨激昂:“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1931年4月5日凌晨,响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和悲壮的《国际歌》响彻济南市纬八路刑场,邓恩铭和他的20余位战友一起,为共产主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

(图片来源:学习强国)


“王尽美和邓恩铭是山东支部的创始人。”“革命胜利了,不能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要把王尽美、邓恩铭烈士的历史搞好,要收集他们的遗物。”毛主席的话语犹在耳畔,1961年同为中共“一大”代表的董必武途经济南时,也感慨道:“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2009年,中央多部门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邓恩铭名列其中。现今,济南五龙潭公园广场上,邓恩铭手握《共产党宣言》小册子、王尽美手握《晨钟报》的雕塑,与他们曾经奋斗过的小楼遥遥相对;英雄山上,革命烈士纪念塔守护的是无数为民族复兴事业奋斗的仁人志士,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与人民同在。

回望邓恩铭先生的一生,触摸到了他的思想轨迹,从中获得的不仅是震撼,还有支持我们奋勇前进的力量。邓恩铭先生始终怀抱着救国救民的于水火的伟大理想,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无论是在五四运动时期,还是在青岛创立中共青岛党组织之际,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用短暂的青春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国家情怀和伟大品格。

1.4.1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现代职业教育践行者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还是首批自治区本科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试点单位(全区两所高校之一),自2019年我国开始按照此次开始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改革,在探索过程中,学校始终秉持着董事长宁德君提出的“三爱、三学、三争”——爱党、爱国、爱人民;学知、学技、学技能;争气、争先、争光彩的教育理念并形成具体方案在全校范围持续开展。


同时城大自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以来,一直不忘初心,以打造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教育学生,注重校企合作和学生就业,在2022年荣获“苏州市校企合作优秀单位”和“昆山开发区政校合作优秀院校”等荣誉称号,同时学生每年通过校企合作单位安排的岗位实习工资收入总额超过2亿元。城大努力为社会为学生为出发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而被认可,正契合了革命英雄邓恩铭同志的不忘初心,始终要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精神。

同时城大重视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红色精神,多次举行“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利用本地红色资源,组织师生走进龙州起义纪念馆、崇左市烈士陵园、张报故居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师生观看崇左市对党忠诚教育情景党课;结合线上线下开展《党史百年·天天读》《党史故事我来说》活动,红色经典影视欣赏活动、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党史读书班、主题征文活动等,积极推广红色阅读,激发师生爱党爱国情怀,不断增强师生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学校根据教学特色,以坚持职业本科教育理念和国家要求,不忘初心统筹布局,强化内涵建设,积极布局战略新兴专业,努力激发办学活力,实现内涵发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学校将会在国家的政策和要求,建设一流职业本科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赋能!

文章来源:

《寻找21颗初心|邓恩铭:“一大”唯一中学生代表,三次被捕两次越狱》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hare_to=wx_singl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type=-1&art_id=9711607871946935081&item_id=9711607871946935081&source=share

《传承红色基因|邓恩铭:不惜生命 清除贪腐》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6679494989378573608&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share_to=wx_single&ptype=75&item_id=6679494989378573608&pid=14998160976089993

《山东早期革命者邓恩铭的故事》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hare_to=wx_singl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type=-1&art_id=4662230415696868911&item_id=4662230415696868911&source=share


《邓恩铭:“宁死不屈 浩气长存”》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hare_to=wx_singl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type=-1&art_id=17253581787676489254&item_id=17253581787676489254&source=share

《邓恩铭:水家英烈 血沃中华》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hare_to=wx_singl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type=-1&art_id=9802832951155490265&item_id=9802832951155490265&source=share



最新评论
已发布 6
发表评论
  • 郭金菊
    我们应重视红色文化教育,传播红色精神
    发表于 2024-12-13 15:32
  • 郭金菊
    向英雄致敬
    发表于 2024-12-13 15:32
  • 郭金菊
    邓恩铭同志的不忘初心,始终要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发表于 2024-12-13 15:31
  • 郭金菊
    永不熄灭的革命初心
    发表于 2024-12-13 15:30
  • 郭金菊
    已学习
    发表于 2024-12-13 15:30
  • 梁伟淇
    不忘初心
    发表于 2024-12-11 17:18
地址:广西南宁空港经济区同正大道655号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骆越大道1号
电话:0771-7910016
招生咨询:gxcczsb@126.com
ewm
官网
ewm
官微
ewm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wm
VR校园
ewm
抖音
Copyright ©2024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4842号 桂ICP备05004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