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这一历程不仅是中国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见证,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自强不息的生动体现。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和国内建设的艰巨任务,中国共产党决定发展航天事业,以科技自强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尊严。1956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了《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图1毛主席(右)与钱学森
在这一阶段,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2:东方红一号
图3:空间站
此后,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奔月,开启了中国深空探测的新纪元;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的建成,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5: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进入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在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2022年11月29日,邓清明终于追梦成功。作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他为这一天准备了将近25年。他深深明白,飞天不仅是他个人的梦,而是数以万计航天人乃至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
11月30日晨,神舟十四、十五航天员乘组在太空“胜利会师”。在这一历史时刻,一位航天人在微博上摘抄了苏东坡的名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并在下方注释:“历史将记住今天,中国在‘天上宫阙’长期有人了。”
图6:神舟十四、十五航天员太空“胜利会师”
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背的月球样品安全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神舟十八号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完成了又一次“太空接力”。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也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7:嫦娥六号月背样品
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谱写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壮美篇章,也浇筑起了“载人航天精神”。这种精神,代表着“特别能吃苦”——中国航天人始终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苦为荣,以苦为乐。这种精神,代表着“特别能战斗”——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直面困难,从不言弃,“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是他们的信条。这种精神,代表着“特别能攻关”——我们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难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生产性关键技术,洒下了航天人登攀的汗水。这种精神,代表着“特别能奉献”——航天人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写在了浩瀚的宇宙里,也将自己的名字镌刻在无垠的太空中。
新时代,新征程,“载人航天精神”激励着新一代的航天人继续迈着奋进的步伐。建设航天强国是中国强起来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我们将在党的领导和指引下,不断赋予“载人航天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展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中国力量。
百转千回,百炼成钢,百年风华正茂;千山万水,千磨万击,千秋伟业在胸。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是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的结果,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实施期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新成就,也为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增添了新的壮丽篇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红色光辉的照耀下,中国载人航天将继续启航、不断前行,用不懈的奋斗创造新的荣光!
文章来源:
https://www.cctv.com/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741274693286449&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