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史

党的科学史

无线电通信先驱的成长与贡献

  • 时间:2025-04-11
  • 作者:王海川
  • 阅读:

无线电通信先驱的成长与贡献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繁华上海,这里孕育了中国共产党多位无线电通信的先驱者。1930年9月,位于巨籁达路(今巨鹿路)391弄(四成里)12号的“上海福利电器公司工厂”悄然成立,然而,这里却鲜有机器的轰鸣声,其内主要工作人员更像是青年学生的模样。据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马婉博士的介绍,这座别致的“工厂”实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无线电训练班的秘密基地。

 

1 位于巨鹿路的中共中央早期无线电训练班旧址

党的无线电事业的建立与发展,离不开那些被誉为“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无线电技术人员。那么,这些无线电人才是如何在这片革命的热土上成长的呢?他们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三:参与党自办的无线电训练班、依靠个人坚韧不拔的自学精神,以及潜入国民党内部进行秘密学习。正是这些通过不同途径成长起来的无线电尖兵,他们开创了党的无线电事业,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关于无线电培训班的筹办,早在1928年夏,党的六大闭幕之后不久,中共中央便启动了无线电通信的组建工作。周恩来同志,作为主持中央军事部工作的政治局常委,亲自筹划并创建了秘密电台,并着手培训无线电人才,这一重任由中央特科四科具体负责。在顾顺章和李强等同志的领导下,党的无线电通信事业逐渐起步。

1929年下半年,顾顺章发现王子纲在《庸报》馆担任译电员,具备丰富的汉字明电码知识,于是决定将其调至上海学习无线电通信技术。同时,黄尚英、伍云甫等人也加入学习行列。这种以两三人为一班,分散居住、单线施教的教学方式,成为了党培养无线电通信技术人员的早期模式。

到了1930年初夏,为了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张沈川被要求拟定一个培训20名无线电技术人员的计划。他巧妙地在英租界开设了两个电料行作为掩护,学员们白天经营电料行,深夜则进行无线电技术的学习。这种“明暗结合”的培训方式,确保了培训活动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除了集体学习,自学成才的例子也屡见不鲜。李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1928年秋,他奉命学习无线电技术,为建立党的无线电台做准备。在没有任何老师和指导的情况下,他凭借坚韧不拔的自学精神,逐步掌握了无线电技术。

此外,党还采取了一种更为隐蔽的学习方式——打入国民党内部。例如,张沈川化名张燕铭考入上海无线电学校,在国民党内部学习无线电技术。他利用在第六军用电台实习的机会,成功偷抄了两本军用密电码,为党组织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2 钱壮飞在沪旧居

在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建立了高效、严密、通畅的无线电网络,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破译与通信人才。在数次反“围剿”中,无线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红军掌握战场主动权提供了有力支持。红军利用缴获的敌军电台,建立了无线电侦察台,对敌军进行侦察和监听。同时,他们还成功破译了敌军的密码,掌握了敌军的动态。在确保红军内部通信联络安全顺畅方面,红军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多向的演进过程。这些成就都离不开那些默默奉献的无线电技术人员和他们的辛勤努力。




文章来源

https://www.12371.cn/2023/09/07/ARTI1694042464228139.shtml

https://newsxmwb.xinmin.cn/xinminyan/2018/01/05/31348640.html

http://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8193378921738277&wfr=spider&for=pc


最新评论
已发布 0
发表评论
地址:广西南宁空港经济区同正大道655号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骆越大道1号
电话:0771-7910016
招生咨询:gxcczsb@126.com
ewm
官网
ewm
官微
ewm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wm
VR校园
ewm
抖音
Copyright ©2024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4842号 桂ICP备05004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