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斗争

重大战事

淮海战役

  • 时间:2024-09-05
  • 作者:黄慧
  • 阅读:

淮海战役为南线空前大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

——中央军委于1948年11月16日指出

为了统筹这一战役的作战和地方支前事宜,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敌委员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邓小平为总前委书记。淮海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参加这一战役的有华东、中原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等部队共约60万人。国民党军总兵力近80万人。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中起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大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在战场兵力对比上敌占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次战役。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歼灭国民党军队55.5万人,其中包括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和第十八军。这一胜利,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使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地带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战役背景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末期的一次重要战役。在这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国民党军仍然拥有相当的实力。为了消灭国民党军,解放军选择在苏南地区发起挑战。

苏南地区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地理位置,它处于南京、上海、杭州三大城市的中心地带,是连接这三大城市的交通节点。二是粮食和资源丰富,对于解放军发起进攻来说,这是非常有利的条件之一。

战役过程

战役第一阶段(116日至22):歼灭黄百韬兵团,攻占宿县,孤立徐州。

1948116日晚,华东野战军按预定计划向新安镇地区黄百韬兵团发起进攻。7日晨,黄兵团奉命由新安镇地区沿陇海铁路西撤。华东野战军展开勇猛追击和堵击,迅速将其包围在碾庄圩地区。8日,中共地下党员、国民党军第3绥区副司令官何基津、张克侠率部2.3万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为华东野战军迅速截住黄百韬兵团与阻击徐州东援之敌创造了条件。毛泽东指出,何张起义是淮海战役的第一个大胜利。经过激烈战斗,至22日,全歼黄百韬兵团,击毙兵团司令官黄百韬,取得淮海战役的第二个大胜利。刘峙哀叹:黄兵团覆没,所谓徐州会战的命运已经决定了。在华东野战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时候,中原野战军举行徐蚌线作战,于1116日攻克战略枢纽宿县,孤立了徐州。同时,将由平汉路东援的黄维兵团阻止在宿县西南南坪集地区。这样,就把刘峙集团分割在徐州、蚌埠与宿县西南3个互不相连的地区,为尔后各个歼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战役第二阶段(1123日至1215):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

根据淮海战场态势和华东、中原两野战军的战斗情况,总前委提出第二阶段以歼灭由平汉路远道赶来增援而孤军突出的黄维兵团为上策。中央军委完全同意先打黄维兵团,并指出: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黄维兵团是国民党军的精锐部队之一,是蒋介石赖以解徐州之围的一张王牌。中原野战军实行诱敌深入,当该兵团进入浍河以北的忠义集、东坪集、朱口地区预设的袋形阵地时,全线猛烈出击,于1125日将其合围在以双堆集为中心的地区内。蒋介石为保存兵力,决定放弃徐州,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经萧县、永城公路撤退,解救黄维兵团,然后一同撤至淮河以南。杜聿明集团撤离徐州后,华东野战军立即实行多路平行追击与迂回拦击,于124日将其合围在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一带,随后歼灭企图突围的孙元良兵团。

这样,中原、华东野战军各包围了国民党军的一个战斗力较强的兵团(集团),鉴于同时歼灭尚需时日,而蒋介石正从各方调兵增援徐蚌战场,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正由蚌埠北进,距黄维兵团约70公里。为保持主动,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黄维兵团)、挟一个(杜聿明集团)、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的方针,先歼灭黄维兵团。为此,集中中原野战军6个纵队和华东野战军3个纵队及特纵一部,对拒绝投降的黄维兵团发起总攻,从1212日激战至15日,全歼该兵团10万余人,生俘兵团司令官黄维,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战役第三阶段(1216日至翌年110):全歼杜聿明集团。

杜聿明集团被围于陈官庄及其附近地区,全军覆灭已成定局。这时,平津战役已经开始。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之敌南下,淮海前线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央军委部署,在一段时间内,停止对杜聿明部的军事攻击,大力开展政治攻势。当华北战场上完成对傅作义集团的分割包围后,194916日,华东野战军对拒绝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110日,全歼邱清泉、李弥两兵团,生俘杜聿明,击毙兵团司令官邱清泉。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战役意义

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主力的一次全面打击,使国民党军队在淮海地区的主力被消灭或严重削弱,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淮海战役的胜利,使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得到了推动,为解放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增强了我军的士气:淮海战役的胜利,增强了我军的士气,使解放军更加自信和有力量。

促进了我党的发展:淮海战役的胜利,促进了我党的发展,使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总之,淮海战役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和我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文章来源:

淮海战役:小推车,推出人民的胜利

视频链接:我身边的党史 太姥爷讲淮海战役(http://jl.people.com.cn/n2/2022/1221/c349771-40238877.html

最新评论
已发布 7
发表评论
  • 魏彩云
    此次战役,促进了我党的发展
    发表于 2024-12-19 15:23
  • 魏彩云
    此次战役,促进了我党的发展
    发表于 2024-12-19 15:23
  • 魏彩云
    此次战役,促进了我党的发展:淮海战役的胜利,促进了我党的发展,使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发表于 2024-12-19 15:23
  • 梁泰进
    此战役中,数百万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形成了长达五百里的后勤补给线,充分展现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证明了人民群众是革命胜利的坚强后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强大凝聚力.
    发表于 2024-12-18 13:53
  • 郭祯禧
    已学
    发表于 2024-12-12 17:42
  • 郭金菊
    已学
    发表于 2024-12-12 14:40
  • 郭丝雨
    奠定基础
    发表于 2024-12-11 12:25
地址:广西南宁空港经济区同正大道655号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骆越大道1号
电话:0771-7910016
招生咨询:gxcczsb@126.com
ewm
官网
ewm
官微
ewm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wm
VR校园
ewm
抖音
Copyright ©2024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4842号 桂ICP备05004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