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史

经济发展史

以取消农业税为起点

  • 时间:2024-10-18
  • 作者:
  • 阅读:

一、什么是农业税?

农业税实际上包括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1958年6月3日,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农业税条例实施以来,对于正确处理国家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发展农业生产、保证国家掌握必要的粮源、保证基层政权运转等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负担。

                                                        图1农业税条列(图片来源CCTV《皇粮国税》)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民负担问题逐步突出,引起中央高度重视。从1990年起,中央开始抓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图2收粮(图片来源CCTV《皇粮国税》)

二、农业税的改革之路

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安徽全省为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

2002年,国务院又确定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为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2003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农村税费改革在全国全面推开。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从当年开始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并提出5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目标。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国家不再针对农业单独征税,一个在中国存在2600多年的古老税种宣告终结,原定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设想提前实现。农业税的取消,给中国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农业免税,回应民生期待

“废除农业税之前,农民不仅要交纳农业税,还要承担许多农村公共服务经费。”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周晓庆说,上世纪末期,农民负担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扭转农民负担偏重的局面?党中央高度重视,一场历时多年的农村税费改革拉开了大幕。

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改革税费制度。农村税费改革成为继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基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而推行的又一项重大改革。

                                                                图3收粮之路(图片来源影像中国)

进入新世纪,农村税费改革的脚步进一步加快:2000年,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在安徽省率先启动。2003年,试点在全国铺开。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

“税费改革后,咱这每年要交的钱真是少了一大笔。”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龙洞村村民张运东回忆,当时就想着如果能把剩下要交的农业税都免了,“那日子就更好过喽!”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五年内取消农业税。随后,财政部、原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在吉林、黑龙江两省先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沿海及其他有条件的地区也可视财力状况进行免征农业税改革试点。截至2005年底,有28个省份全部免征了农业税,牧业税全面取消。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四、由取到予,农民得到实惠

“这是一个举国欢庆的日子!”2006年1月1日那天晚上,听说国家取消农业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王凤楼镇水务村农民杨春岭激动地在日记中写道:“在农民的思想意识中,种地纳粮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近年来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就连农业税都不交了,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大街小巷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喜悦气氛,大家的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翻看旧时的日记本,今年50岁的杨春岭感慨万千,“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几宿都没有睡好。”

农业税的取消,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相比,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约1250亿元,人均减负140元左右。同时,财政安排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完善。

负担减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调动。回家乡、买良种、置农机……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多了,农村的人气旺了。

在外务工的吕玉太风风火火返回老家河南省南阳市青华镇后所村。“取消农业税那年秋天,我回村包了250亩地,净赚7万多块钱。”

五、深化改革,强农惠农富农

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并非农村改革的尾声,而是新的开始。

2006年,为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党中央作出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大决策。国务院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小组及办公室更名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及办公室,在做好农村税费改革后续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不仅种地不交税,农民还过上了国家给补贴的日子!”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的村史馆里,陈列着朱村历年来缴纳“皇粮国税”的记录,距今最久远的税票可追溯到清代。年过七旬的王经臣是村史馆的义务讲解员,望着展柜里的税票,老人百感交集:“现在,种地有补贴,平常看病、孩子上学、个人养老还有国家给保障,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民“多予”的力度,好政策接连落地。农业补贴主要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机购置补贴重点向粮食作物倾斜,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玉米、大豆实行生产者补贴,对产粮大县实施奖励政策,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粮食支持政策体系。

财政支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文化、道路建设、饮水、能源等逐步纳入了公共财政支持范围。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财政收支形势严峻的背景下,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农林水支出安排23904亿元,同比增长超4%。多年来,各级财政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优先保障领域。

“三农”发展潜力得到激发,农业生产形势持续向好。农村税费改革后,粮食产量连创历史新高,至2020年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

眼下,春耕的号子响彻大江南北,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在党的“三农”政策支持下,农民种地有甜头,美好生活有奔头!


文章来源:

新中国成就档案:正式取消农业税

【辉煌历程】取消农业税——阳光洒满希望的田野

https://news.12371.cn/2014/10/27/ARTI1414360633822103.shtml



最新评论
已发布 3
发表评论
  • 梁泰进
    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取消农业税让农民感受到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提高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粮食种植方面。
    发表于 2024-12-18 15:40
  • 郭祯禧
    已学
    发表于 2024-12-12 13:47
  • 郭丝雨
    保护农民利益
    发表于 2024-12-11 12:39
地址:广西南宁空港经济区同正大道655号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骆越大道1号
电话:0771-7910016
招生咨询:gxcczsb@126.com
ewm
官网
ewm
官微
ewm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wm
VR校园
ewm
抖音
Copyright ©2024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4842号 桂ICP备05004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