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建设贸易强国的全面领导,提高贸易发展质量和效益,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增强贸易发展新动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
促进贸易创新发展,夯实贸易发展的产业基础,增强贸易创新能力,推动外贸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
优化贸易结构。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逐步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品牌经营等环节攀升,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做强一般贸易,加强品牌、质量和渠道建设,提高效益和规模。提升加工贸易,推动产业链升级。构建绿色贸易体系,优化国际市场和国内区域布局,促进内外贸一体化。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打造“中国商品”品牌。
积极扩大进口。推动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激发进口潜力,优化进口来源地,优化进口结构。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增加能源资源产品和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推动贸易投资协调发展。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高质量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推动构筑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图1 (图片来源:新京报评论)
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促进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鼓励引导多元主体建设海外仓,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发展,发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带动作用,提升保税维修业务发展水平,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
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持续推进服务贸易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全方位创新,推动服务贸易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扩大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服务、医疗等服务进口。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出口,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鼓励成熟产业化技术出口,推动知识产权、法律等专业服务走出去。拓展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扩大文化服务、中医药服务等出口,打造“中国服务”品牌。
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推进服务外包创新发展,培育云外包、众包、平台分包等新模式,积极发展研发、设计、维修、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鼓励对外发包,助力构建稳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推动服务外包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利用5G等新兴技术发展数字制造外包。高标准建设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升服务贸易开放水平,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引领作用,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推动成效明显的地区升级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
发展数字贸易
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建立健全促进政策,积极参与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打造建设贸易强国的“新引擎”。
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贸易全链条数字化赋能,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积极支持数字产品贸易,持续优化数字服务贸易,促进专业服务、社交媒体等业态创新发展。稳步推进数字技术贸易,提升云计算服务、通信技术服务等业态的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数据贸易,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数据贸易模式。
图2 (图片来源:首席经济学家)
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在国家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制度框架下,研究开展数据跨境传输安全管理试点。加快培育数字贸易主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国际合作,积极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
深化国际经贸合作
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全方位扩大国际经贸合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为建设贸易强国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完善贸易畅通网络,构建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贸易大通道。支持中欧班列发展,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积极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拓展丝路电商全球布局,建设“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大市场。
图3 (图片来源:规划司)
推进双边、区域和多边合作。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深入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和区域合作机制,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深化同周边国家经贸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扩大互利共赢。
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优化自由贸易区布局,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贸协定,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进程。提升自由贸易区建设水平,全面深入参与各领域议题谈判,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发挥自贸协定的制度性红利。
优化贸易促进平台。推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越办越好,发挥好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四大平台功能。继续办好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建设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更好发挥线上贸易平台作用。
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树立底线思维,防范和化解贸易领域风险,筑牢安全屏障。
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推进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防范应对风险。增强运用贸易救济规则能力和水平,提升贸易救济政策工具效能,完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
完善现代化出口管制体系。实施出口管制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优化出口管制许可制度,加大出口管制执法力度。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正常的两用物项贸易,妥善应对滥用出口管制等歧视性行为。
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资源安全。推动粮食、能源资源、关键技术和零部件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做好全链条进口保障,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增强开放环境下动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能力。
校企合作单位
在雄厚的硬件实力支持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我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的。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图4(图片来源: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官网)
“1+X”技能证书
我校是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也是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区内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最多的试点院校。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1+X”证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商学院也开展1+X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并实现证书通过率100%。在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把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加快培养适应智能财税新业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X”证书制度是以高等院校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目标导向,鼓励在校大学生成为具有理论基础+实干能力的人才培养制度。
图5 (图片来源: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官网)
文章来源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people.com.cn)二十大报告辅导百问
为什么要加快建设贸易强国?_共产党员网 (12371.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