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绝非纸上谈兵,而是关乎国家经济走向、社会民生福祉的关键布局,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着深刻的经济内涵。
从宏观战略层面来看,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战略落地的空间支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例,国土空间规划对区域内的产业布局、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统筹安排。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将一些产业有序转移至天津和河北,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规划引导,在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地合理布局承接产业的空间载体,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优化经济结构,避免产业同质化竞争,提升区域整体经济竞争力,推动京津冀地区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图(1)广东省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图
图(2)广东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图
在产业经济维度,国土空间规划深刻影响着产业的集聚与发展。通过划定不同的功能分区,如工业园区、商业区、农业产业区等,引导相关产业集中布局。在工业园区,企业能够共享基础设施、技术服务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周边城市各具特色产业的产业集群。上海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高端服务业,苏州、无锡等地专注于先进制造业。这种产业集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国土空间规划通过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区三线”,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定农业经济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市无序扩张,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例如在一些城市,通过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等方式,对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存量土地进行再开发,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将一些老旧工业用地改造为商业综合体或创意产业园区,既改善了城市面貌,又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
生态经济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关注的重点。规划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空间,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在一些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如云南的一些山区,依托国土空间规划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等绿色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特色农产品因生态优势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进行统筹布局。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规划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改善区域交通条件,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促进要素流动。粤港澳大湾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了以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为骨干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大湾区内城市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和保障。通过科学规划国土空间,落实国家战略,优化产业布局,高效配置土地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完善基础设施,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在时代浪潮中稳健前行。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文章来源: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3/content_3635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