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简介:
1963年“上海之春”音乐节舞台上,这首由姚筱舟原创歌词、雷锋改动抄录、朱践耳深情谱曲的歌曲,经过藏族学生才旦卓玛的出色演唱和电台的录制播放传遍大江南北,直至今日,经久不衰,成为几代人心中最熟悉的红色经典旋律之一。
一首歌曲几经辗转,流传于世。是共产党的深情感染,姚筱舟将情义抒写;是歌词动人,雷锋同志将它记录;是故事感人,朱践耳将它谱曲;是情真意切,才旦卓玛将它唱响。正是因为它是人民自己的歌,是人民群众心中的歌,才能过去这么多年始终深入人心。它饱含人民群众对党的一往情深,它必会被中华儿女世代传唱,万古流芳。
创作背景:
1963年,全国上下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热潮。作曲家朱践耳为此谱写了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成为了那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民族符号。歌曲的歌词最初摘录自《雷锋日记》,而其真正作者则是来自陕西省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姚筱舟。
在1958年的一个夏夜,姚筱舟创作出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作。当时,他写得比较顺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这个词,让他想了很久。初稿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姚筱舟反复思考,总觉得“三座大山”不够味,他随手翻起一本小人书,看到上面有个提着鞭子打长工的胖地主,顿时来了灵感,他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穷人的苦难,比“三座大山”更形象,于是他马上提笔改为“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 诗歌发表在《陕西文艺》杂志的《总路线诗传单》专栏,署名为与焦坪煤矿同音的“蕉萍”。
与此同时,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的深情演绎也为这首歌插上了翅膀,歌曲一时间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而歌中深刻动人的情感也敲开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扉。
在此之后,《唱支山歌给党听》又作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故事片《雷锋》中的插曲,由歌唱家胡松华演唱,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雷锋同志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党的深情赞颂。
时至今日,这首歌曲仍被广为传唱,成为了各族儿女久唱不衰的经典旋律。
文章来源:唱支山歌给党听(1963年姚筱舟、朱践耳创作歌曲)_百度百科 (baidu.com)
图1:《唱支山歌给党听》歌词
图2: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红歌比赛现场(图片来源:广西城市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QQ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