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无双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 时间:2025-06-12
  • 作者:
  • 阅读:

茅以升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士。 茅以升是中国近代桥梁事业的先驱、铁道科技事业的开拓者,同时也是中国土力学的开拓者、科普工作者,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茅以升:中国现代桥梁之父
1916 年毕业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即唐山交通大唐山交通大学,现为西南交通大学)。参加清华留美官费研究生考试,学西南交通大学以第一名录取留洋。
图三:茅以升西南交通大学毕业证(来源:学习强国)

1917 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学位(桥梁专业)。
1919 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现为卡耐基梅隆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博士学位,是该校的第一位工科博士。
1916 年从交通部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被清华学堂清华学堂官费保送赴美留学。191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因茅以升成绩特优,从此康奈尔大学免试接收唐山交通唐山交通

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的大学特别是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母校赢得了荣誉。1921年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

“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
1920 年回国后至1930年,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今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副主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工科主国立东南大学任,南京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部唐山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北洋工学院院长、北洋大学校长。
1930 年至 1931 年任江苏水利局局长,1934年至1937年任浙江省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挂此职到1949年),在自
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设计、组织修建了一座全长1453 米,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路铁路两用钱塘江大桥。大桥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座现代钢铁大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1937年12月23日,为了阻止日军攻打杭州,茅以升亲自参与了炸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茅以升又受命组织修复大桥,1948年3月,大桥修复通车。
1937 年至1942 年任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今西交通大学西
南交通大学)代院长、院长。
图四:茅以升为母校西南交大建校九十周年题贺词(来源:学习强国)
1942 年至1943年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
1943 年至1949年任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
1943 年当选中华民国教育部部聘教授。中华民国
1948 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 年至1952 年任由母校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西南交通大学)和北平铁道管理学院(今北京交通大学)组建的中国交通大学(1950年改称北方交通大学)校长。
1951 年至1981 年任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铁道科学研
究院院长。
1955 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9 年在北京十大建筑的建设中,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并被周恩来总理指定为设计方案最终审定签字负责人。
茅以升为西南交大题词
1955 至 1957 年主持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至武汉长江大桥1957 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又接受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任务。
1977 年主持设计了重庆石板坡长江大桥。1982年当选石板坡长江大桥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1984 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感悟:茅以升,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内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容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

最新评论
已发布 0
发表评论
地址:广西南宁空港经济区同正大道655号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骆越大道1号
电话:0771-7910016
招生咨询:gxcczsb@126.com
ewm
官网
ewm
官微
ewm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wm
VR校园
ewm
抖音
Copyright ©2024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4842号 桂ICP备05004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