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文史

党的教育史

农名讲习所

  • 时间:2025-07-10
  • 作者:邓卓成
  • 阅读:

农民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培养农民运动干部、推动农民运动发展而创办的学校,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风起云涌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批特殊的学校悄然兴起。它们扎根乡土,联结工农,以星火之势点燃了农民运动的燎原之火——这就是被誉为"农民运动黄埔军校"的农民讲习所。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重要阵地,它们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乡土力量。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 创办背景: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为配合即将开始的第一次北伐战争,开展全国性的农民运动,在彭湃等人的倡议下,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应运而生。
• 发展历程: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了6届。毛泽东同志于1926年5月至9月在此主办第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

• 历史意义:为中国农民运动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誉为“农民运动大本营”“农运干部的摇篮”“中国农民运动的黄埔军校”。

图1 共产党员网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 创办背景: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随后国民政府迁到武汉。毛泽东就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后,向中共中央提出在武昌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计划,得到支持。
• 发展历程:1926年底开始筹备,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余人。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亲自担任《农民问题》和《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的教学。

• 历史意义:培养了大量农民运动骨干,学员毕业后奔赴各地,在大革命失败后的艰苦斗争中,许多人领导和参加了各地的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2 共产党员网

广西农民运动讲习所
• 创办背景:1925年,革命先驱韦拔群和陈伯民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归来,在广西东兰县武篆镇创办了广西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旨在传播马列主义,培养本地农民运动骨干。
• 发展历程:在列宁岩共举办了三届,培养了近600名学员,他们来自东兰、凤山、百色等10多个县。

历史意义:为右江地区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许多学员后来成为共和国的将军和革命功臣,是右江革命的摇篮,也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见证。


图3 共产党员网


文章来源: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播撒革命的火种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

用讲习所构筑思想建党新平台_共产党员网

1927年4月,革命形势风云突变,中共五大在非常状态下召开_共产党员网

最新评论
已发布 0
发表评论
地址:广西南宁空港经济区同正大道655号 /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骆越大道1号
电话:0771-7910016
招生咨询:gxcczsb@126.com
ewm
官网
ewm
官微
ewm
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ewm
VR校园
ewm
抖音
Copyright ©2024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版权所有 桂ICP备05004842号 桂ICP备05004842号